金融情报局网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市场 > 正文  2018-06-01 09:26:51 来源:长江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期间,多次就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工作主线、主攻方向、动力支撑,其中,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破”和“立”上同时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高质量发展”提出的8项重点工作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居于首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抓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策略。我们要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基本要求。

抓好深入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件大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署的第一位。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时刻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选择,符合国际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阶段性要求。

以我国国有经济为例,在经过了长期高速发展后,供给体系产能强大,但是很多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生产能力中有大量过剩产能,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新变化,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不少国家也看到了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有的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总体进展迟缓、收效不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我们发挥制度优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定步伐。2015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处于经济工作的核心政策地位,可以说,其正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

我们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到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较快增长,工业实体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提高。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1.9%,比3月份加快18.8个百分点。我国整体经济加速回暖,带动工业经济生产加快、价格回升,再加上基数较低等多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明显加快。

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是完全正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我们必须要继续抓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件大事,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破除旧动能

更重要的是破除路径依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破”和“立”上同时发力。

我们首先要下决心淘汰一批“旧动能”,要对“僵尸企业”“绝对过剩产能”的企业狠下刀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处置“僵尸企业”是破除旧动能的重要抓手。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根本途径。譬如,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适时将去产能范围扩大到更多产能过剩行业。

“破”更是破除对旧模式、旧路径的依赖和侥幸心理。去产能战役号角吹响已有数年,整体成效时进时退,其原因在于各地、各行业、各企业或寄希望于他人率先去产能而坐享市场红利,或怀有政府兜底、向外输出等侥幸心理,或推脱于员工安置压力。一旦政策有所放松或市场价格有所回升,则容易出现反复,这是两年多来反复出现的状况。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再寄希望于政府保护,不能坐等政策红利,而应当及早捕捉市场信号,进行适应性调整,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培育新动能

前沿和传统领域要齐头并进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正在从发展数量和效益提高向发展质量和效率提升转变,更加注重“质”的提升和人民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同时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制造业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主战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动能。加大投入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工艺和材料。瞄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形成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要强化供给基础体系支撑,重点是要加快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着力形成基础设施平衡发展格局,全面提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进入世界范围配置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就是要使我们的供给体系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形成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形成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要调动和保护供给者的积极性。供给者是供给侧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两类人最为关键:一类是富于创新和敢闯敢为的企业家,另一类是工匠和劳模。党的十九大报告,一方面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两方面是提高供给体系中人力资本的重要保障。

伴随着改革持续深入,我们面对的将是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更加困难的问题以及根深蒂固的制度性顽疾。因此,无论是“破”旧路径依赖,还是“立”新发展动能,抑或是“降”综合性成本,都不是针对单一现象的改良,而是从体制机制上寻根问疾。只有那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结构性 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