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对“熊孩子”多些宽容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市场 > 正文  2023-08-09 21:27:14 来源:光明网

当一个扰乱公共秩序的懵懂小儿,得到周围人的善意提醒,他也逐渐学会了对身边的人抱以善心,这便是社会对孩子的正向影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祝宇 编辑覃柳笛

北京南开往合肥南的高铁上,带孩子的乘客在高铁设立的“移动图书馆”看书

近日,关于幼童在公共场合捣乱、喧哗当如何处理的话题引发热议。

“熊孩子”在高铁过道跑闹引发乘客大吼制止、高铁广播反复提醒安抚婴幼儿哭闹需到两节车厢连接处……类似话题持续发酵,引发争议。一方面,公众希望拥有安静的乘车环境;另一方面,幼童无可避免地会参与社会活动,负面言论给计划带孩子出行的父母们带来了不少压力。

其实,当我们在公共场合被孩子干扰时,比起严厉地要求儿童在公共场合循规蹈矩,更好的做法是成为孩子成长环境的一部分,去帮助、提醒孩子,让社会、家庭、学校形成三位一体,支持孩子更好地成长。

理解接纳孩子

近几年,在社交平台上,对“熊孩子”的吐槽声音不少,也时常有民众呼吁在公共空间设置“无儿童区”。

不难理解,疲惫了一天的上班族、在高铁上辛苦加班的出差人员,需要一段安静的旅途。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足够的私人空间,哪怕在公共场合,也希望自己不被打扰。然而,孩子是精力充沛、难以约束的,指望一个孩子在公共场所自始至终安分规矩,何其困难。

诚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管教孩子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熊孩子”的背后,未必有一个“熊家长”,毕竟孩子是带着天然的秉性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去年,我和朋友带着孩子旅游,两个四五岁的男孩,性格却截然不同,我的孩子小心谨慎,而朋友的孩子小希却活泼大条。

在返程的火车上,小希用牙一下一下地啃咬火车卧铺的铁栏杆,朋友看到,把他拉过来心平气和地引导,告诉他这么做不对。小希听到后乖乖地点头,但没过三分钟,又爬到上铺啃栏杆,朋友再次把他抱过来讲道理。反复两三次后,朋友也逐渐失去耐心,对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感到无奈。

这时,小希的爸爸来到隔间,扬起手狠狠打了他的嘴巴,小希哭喊着:“坏爸爸,不要爸爸!”我看着心疼,但也在心里期望,有了切肤之痛,这回应该长记性了吧!没想到,挂在脸上的眼泪还没干透,这孩子又把牙齿放到了栏杆上……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无论怎样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孩子总是记不住,甚至明知故犯。孩子终归不是输入指令就遵照执行的机器人,其社会化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大脑发育至足够成熟,具备相当的理解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还需要大量的重复经验,才能最终将外在规则内化为习惯。很多时候,家长能做的只有不断重复和耐心等待。所以,我们不能将孩子的调皮简单归咎为疏于管教。

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可跨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而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学将教育实践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每个人在处理与孩子有关的公共事件时,都是社会教育的直接参与者。

在我五六岁时,一句来自陌生人的安慰,曾给我带来过深远的影响。那天,我和父亲乘坐的出租车与另一辆车发生刮蹭,双方司机争执起来,我的父亲也作为当事人参与协调。我不明所以,只觉得大人们的冲突非常可怕,站在十字路口大哭起来。那时候马路上汽车还很少,周围很快聚拢了一群看热闹的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陷入恐惧的时候,一位叔叔笑着对我摆摆手说:“不哭,不哭,没事的,你爸爸没事的,说清楚就回来了。”

一句简单的安慰,足以让那时的我从恐惧中平静下来。而现在,当我在路上看到哭泣的孩子,我也会像当年那位叔叔一样去做,哪怕只是给孩子一个微笑,也是一种鼓励。

当一个扰乱公共秩序的懵懂小儿,得到周围人的善意提醒,他也逐渐学会了对身边的人抱以善心,这便是社会对孩子的正向影响。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是一个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了社会的未来。

科普作者河森堡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个超长期的投资,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只关注当下的人,自己不会选择养育孩子,也难以容忍别人的孩子给自己带来的麻烦。”而古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告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我们看待孩童的心态、能否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决定了20年后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因为未来属于孩子。

家长不置身事外

尽管我们提倡尊重孩子独特的秉性和成长阶段,也主张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但对于孩子在公共场合的不良行为,家长也不应置身事外。

在有关“熊孩子”的新闻中不难看到类似评论:如果父母第一时间出来道歉,有所作为,就不会有后面的争执了。

除了道歉,父母还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的立足点应该是帮助孩子去关注到身边人的需求,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既不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强行约束、打骂孩子,也不能对孩子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放任不管,更不可袒护孩子。

其次,降低对公众的影响是首要的。我的孩子在三岁前乘坐地铁,我都会做好一个预案:如果孩子吵得停不下来,我们就在最近的一站下车,安抚好后再继续搭乘地铁。

我相信,大多数成年人能够容忍短暂的吵闹,但如果是持续哭闹、叫喊,任谁听到都会烦躁。所以,父母如果无法制止孩子哭闹、疯跑,可将孩子带离公共区域,去往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比如楼道、墙角、背街小巷,然后再安抚和教育孩子。

这个带离动作,既能够将不良行为的影响降到最低,也能够让孩子直观地看到,在公共场合不可以这样做,因为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好的感受。如果不能停止这种不良行为,就要离开公共区域。

对孩子而言,父母身体力行的影响力,远大于说教。

最后,父母还可以借助一些小游戏,帮助孩子正确地表达感受。性格活泼、情绪起伏较大的孩子,发起脾气来常常会不管不顾、大吵大闹。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秘密咒语,让孩子学会通过语言来表达,而不是使用对环境有破坏力的哭闹、摔打物品等方式。

比如,暑假带孩子出门玩,孩子难免会因为气温太高,身体不舒服而闹情绪。我们可以提前和孩子约定针对不同的身体感受的“秘密咒语”——分别用星星、月亮和太空,来表达有点热、很热以及无法忍受的热。通过这些“秘密咒语”,父母了解了孩子的感受,继而从容应对:是买个冰淇淋安抚一下,还是找个阴凉处休息一下,或是需要立刻打车回家。“咒语”不限于此,根据孩子的喜好去商定,孩子会更乐于使用。

这些简短的“小咒语”,让孩子顺利地将感受表达出来,又因为只有爸爸妈妈能听懂,孩子往往会觉得神秘有趣。这时,孩子的注意力就从对身体的关注,转移到和父母的情感连接上来,烦躁的情绪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舒缓。

创造儿童友好环境

透过层出不穷的“熊孩子”新闻,我们也看到了社会的进步——人们正在努力地探索个人权利的边界,也在努力营造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公共环境。

因此,创造儿童友好环境势在必行,一些国家对此进行过各种尝试。

在日本,一些列车上设立了儿童游乐设施,家长支付一定费用就能携带儿童入内,让孩子旺盛的精力得到释放,也为其他乘客提供更优质的乘车环境。

欧洲国家在餐厅、健身房、图书馆、美术馆都设有儿童活动区,而所有大型展览的开幕式都提供孩子陪伴服务。尤其在美术馆,更配有专门的美术教育职员带着孩子们看展、制作手工,还提供健康点心,让家长在安心看展的同时,也培养下一代观众。

而在美国,教堂里通常有一个隔音小房间,宝宝们如果哭闹不止,爸爸妈妈们就会把他们带到小房间里。

不难看出,“熊孩子”问题并不是我国独有,各国都从完善公共设施的角度入手,尽量满足孩子和成年人在公共场所的不同需求,以平衡各方权利。

国内一些城市也在行动,逐步在公共场所增设家庭卫生间、哺乳室、小型游乐场等,一些游泳池也设立了亲子更衣室,并规定身高在100cm以上的儿童,应与家人共同使用该更衣室。明确的规范,避免了因个人感受和理解不同产生的纠纷。

除了优化公共设施,一些软性方式也亟待推广。例如:普及有关儿童肖像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开展针对家长的儿童性别教育课程;对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此类冲突的培训等,都有助于避免“熊孩子”纠纷扩大化。

抚养孩子、教育孩子,需要付出大量成本——既包括家庭成本,也包括创造友好生育养育环境的社会成本。

“熊孩子”的背后不一定有“熊父母”,但一定折射出了某些不合理、待改进之处。我们无需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去辩解,而应尽自己所能,多方共同缔造友好型社会,共同呵护儿童健康成长,相信这些个性十足、充满活力的孩子,一定能够为国家创造更好的未来。

(作者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实践者)

来源:新华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