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文 | 张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教授)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华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认真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认真做好防洪抗旱规划,逐步减少灾害损失。
极端降雨事件的前因后果
从7月29日夜间开始,随着“杜苏芮”残余环流携带大量水汽北上和“卡努”源源不断地将太平洋水汽向我国输送的双重影响,大量水汽由太平洋、南海等地输送至我国北方地区,使得京津冀等地近日持续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局地现特大暴雨。 受本次强降雨过程的影响,北京市多条路段积水严重,导致交通中断,许多车辆被洪水冲走,特别是门头沟区和房山区,面临着山洪、内涝以及道路被淹的严峻局面。 此外,受永定河分洪影响,卢沟桥西侧的小清河桥已发生局部坍塌。持续的强降雨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导致通讯信号中断、供电和供水受到严重干扰,已有超过5万受灾群众被紧急转移,同时,多趟列车滞留,航班也不同程度地遭遇延误和取消,给旅客出行带来巨大困扰。 截至8月1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北京11人遇难,27人失联,北京市8个区仍维持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 此次京津冀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 “杜苏芮”“卡努”台风的充沛水汽输送,叠加副热带高压和地形抬升的影响,导致了区域性极端降水。 另一方面,承灾体的高暴露性和脆弱性,加剧了同等灾害的致损程度,造成更为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全球变暖,水循环过程加剧,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强度及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北方地区极端降雨事件未来或将持续发展
全球变暖背景下,自21世纪初,中国北部地区平均年降水量波动上升。在降水总量增加的情况下,降水结构也出现变化。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雨日总体呈下降趋势,小雨日数减少13%,而暴雨日数增长10%,这意味着短时强降水事件频率增加。 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发生的“7·20”暴雨事件刚过不久,且此次7月31日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已经达到2012年的“7·21”北京特大暴雨水平,类似此次强降水事件引发的洪涝灾害未来是否频发,甚至常态化,值得警惕,应做好长期的防洪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对旱涝急转有充分思想准备,防止大涝之后有大旱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 结合气候条件和台风影响因素,“七下八上”成为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受夏季风异常变动影响,中国范围内雨带发生周期性的南北移动,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降水呈现此消彼长的现象。 近年来,北方地区暴雨频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未来 “雨带北移”趋势或将持续,我国北方的极端降雨事件将呈现频发、广发、强发等特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加剧,跨行业、跨区域的复合型气候变化风险将持续增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正面临更多挑战。
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全力提升洪灾风险防范能力
针对短时强降雨事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重的特点,我们要坚持主动预防,立足“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的灾害应对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全面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的灾害能力。 应针对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水电油气管网和交通枢纽等重点承灾体进行针对性的部署,减轻其受到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影响,减轻道路、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面临灾害时的受损程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整合空、天、地大数据资源,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达到精准预警和快速救援响应的目的,实现暴雨洪涝灾害的预警信息、灾害过程、救援力量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 健全防、抗、救结合的洪涝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增强抗洪救援能力。以流域为单位开展洪灾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流域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合理建设分洪蓄洪工程,严格管控分洪、蓄洪区的土地利用,严格管控围湖造田等活动;恢复湖泊湿地、兴建水库、疏浚河道,给洪水留出空间,提高洪水调蓄及行洪能力。 做好社区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在救援方面应该提前预判灾情,应急、气象、交通、路政、电力、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研判,提前部署,及时搜集并共享救援行动中的灾情信息,尽最大可能减少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关键词: